盐麸子

《本草纲目》果部
《本草纲目》果部
中药大全
药方大全

  (《开宝》)

  【校正】自木部移入此。

  【释名】五(音倍)、盐肤子(《纲目》)、盐梅子(同)、盐子(同)、木盐(《通志》)、天盐(《灵草篇》)、叛奴盐(

  藏器曰︰蜀人谓之酸桶,亦曰酢桶。吴人谓之盐麸。戎人谓之木盐。

  时珍曰︰其味酸、咸,故有诸名。《山海经》云︰橐山多木。郭璞注云︰木出蜀中,七、八月吐穗,成时如有盐粉,可以酢羹。即此也。后人

  【集解】藏器曰︰盐麸子生吴、蜀山谷。树状如椿。七月子成穗,粒如小豆。上有盐似雪,可为羹用。岭南人取子为末食之,酸咸止渴,将以防瘴。

  时珍曰︰肤木即木,东南山原甚多。

  木状如椿。其叶两两对生,长而有齿,面青背白,有细毛,味酸。正叶之下,节节两边,有直叶贴茎,如箭羽状。五、六月开花,青黄色成穗,一枝累累。七月结子,大如细豆而扁,生青,熟微紫色。其核淡绿,状如肾形。核外薄皮上有薄盐,小儿食之,滇、蜀人采为木盐。

  叶上有虫,结成五倍子,八月取之。详见虫部。《后魏书》云︰勿吉国,水汽咸凝,盐生树上。即此物也。别有咸平树、咸草、酸角,皆其类也。附见于下︰

  【附录】咸平树真腊国人,不能为酸,但用咸平树叶

  酸角云南、临安诸处有之。状如猪牙皂荚,浸水和羹,酸美如醋。

  咸草扶桑东有女国,产咸草。叶似邪蒿,而气香味咸,彼人食之。

  子

  【气味】酸、咸,微寒,无毒。盐霜制汞、硫。

  【主治】除痰饮瘴疟,喉中热结喉痹,止渴,解酒毒黄胆,飞尸蛊毒,天行寒热,痰嗽,变白,生毛发,去头上白屑,捣末服之(藏器)。生津,降火化痰,润肺滋肾,消毒止痢收汗,治风湿眼病(时珍)。

  【发明】时珍曰︰盐麸子气寒味酸而咸,阴中之阴也。咸能软而润,故降火化痰消毒;酸能收而涩,故生津润肺止痢。肾主五液︰入肺为痰,入脾为涎,入心为汗,入肝为泪,自入为唾,其本皆水也。盐麸、五倍先走肾、肝,有救水之功。所以痰涎、盗汗、风湿、下泪、涕唾之证,皆宜用之。

  树白皮

  【主治】破血止血,蛊毒血痢,杀蛔虫,并煎服之(《开

  根白皮

  【主治】酒疸,捣碎,米泔浸一宿,平旦空腹温服一、二升(《开宝》)。诸骨鲠,以醋煎浓汁,时呷之(时珍)。

  【发明】时珍曰︰按︰《本草集议》云︰盐麸子根能软鸡骨。岑公云︰有人被鸡骨鲠,项肿可畏。用此根煎醋,啜至三碗,便吐出也。又彭医官治骨鲠,以此根捣烂,入盐少许,绵裹,以线系定吞之,牵引上下,亦钓出骨也。

  果部相关醋林子 食茱萸 吴茱萸 毕澄茄 胡椒 地椒 蔓椒 崖椒 蜀椒 秦椒 枳(蜜枳) 马槟榔 韶子 摩厨子 都咸子 都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