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

《本草纲目》菜部
《本草纲目》菜部
中药大全
药方大全

  【释名】天丝瓜(《本事》)、天罗(《事类合璧》)、布瓜(同上)、蛮瓜(《本事》)、鱼。

  时珍曰︰此瓜老则筋丝罗织,故有丝罗之名。昔人谓之鱼,或云虞刺。始自南方来,故曰蛮瓜。

  【集解】时珍曰︰丝瓜,唐宋以前无闻,今南北皆有之,以为常蔬。

  二月下种,生苗引蔓,延树竹,或作棚架。其叶大于蜀葵而多丫尖,有细毛刺,取汁可染绿。其茎有棱。六、七月开黄花,五出,微似胡瓜花,蕊瓣俱黄。其瓜大寸许,长一、二尺,甚则三、四尺,深绿色,有皱点,瓜头如鳖首。嫩时去皮,可烹可曝,点茶充蔬。老则大如杵,筋络缠纽如织成,经霜乃枯,惟可藉靴履,涤釜器,故村人呼为洗锅罗瓜。内有隔,子在隔中,状如栝蒌子,黑色而扁。其花苞及嫩叶、卷须,皆可食也。

  瓜

  【气味】甘,平,无毒。

  入药用老者。

  【主治】痘疮不快,枯者烧存性,入朱砂研末,蜜水调服,甚妙(震亨)。煮食,除热利肠。老者烧存性服,去风化痰,凉血解毒,杀虫,通经络,行血脉,下乳汁,治大小便下血,痔漏崩中,黄积,疝痛卵肿,血气作痛,痈疽疮肿,齿,痘疹胎毒(时珍)。暖胃补阳,固气和胎(《生生编》)。

  【发明】颖曰︰丝瓜本草诸书无考,惟痘疮及脚痈方中烧灰用之,亦取其性冷解毒耳。

  时珍曰︰丝瓜老者,筋络贯串,房隔联属。故能通人脉络脏腑,而去风解毒,消肿化痰,祛痛杀虫,及治诸血病也。

  【附方】新二十八。

  痘疮不快,初出或未出,多者令少,少者令稀︰老丝瓜(近蒂三寸)连皮烧存性,研末,砂糖水服。(《直指》)。

  痈疽不敛,疮口太深︰用丝瓜捣汁频抹之。(《直指方》)。

  风热腮肿︰丝瓜烧存性,研末,水调搽之。(《严月轩方》)。

  肺热面疮︰苦丝瓜、牙皂荚并烧灰,等分,油调搽。(《摘玄方》)。

  玉茎疮溃︰丝瓜连子捣汁,和五倍子末,频搽之。(丹溪方)。

  坐板疮疥︰丝瓜皮焙干为末,烧酒调搽之。(《摄生众妙方》)。

  天泡湿疮︰丝瓜汁调辰粉,频搽之。

  手足冻疮︰老丝瓜烧存性,和腊猪脂涂之。(《海上方》)。

  肛门酒痔︰丝瓜烧存性,研末,酒服二钱。(《严月轩方》)。

  痔漏脱肛︰丝瓜烧灰、多年锻石、雄黄各五钱为末,以猪胆、鸡子清及香油和调,贴之,收上乃止。(孙氏《集效方》)。

  肠风下血︰霜后干丝瓜烧存性,为末,空心酒服二钱。一名蛮瓜,一名天罗,一名天丝瓜是矣。(许叔微《本事方》)。

  下血危笃不可救者︰丝瓜(即天罗)一个(烧存性),槐花减半。为末,每空心米饮服二钱。(《普济方》)。

  酒痢便血,腹痛,或如鱼脑五色者︰干丝瓜一枚(连皮烧研),空心酒服二钱。一方煨食之。俗名鱼是也。(《经验良方》)。

  血崩不止︰老丝瓜(烧灰)、棕榈(烧灰)等分,盐酒或盐汤服。(《奇效良方》)。

  经脉不通︰干丝瓜一个为末,用白鸽血调成饼,晒干研末。每服二钱,空心酒下。先服四物汤三服。(《海上名方》)。

  乳汁不通︰丝瓜连子烧存性研。酒服一、二钱,被覆取汗即通。(《简便单方》)。

  干血气痛,妇人血气不行,上冲心膈,变为干血气者︰用丝瓜一枚(烧存性),空心温酒服。(《寿域神方》)。

  小肠气痛,绕脐冲心︰连蒂老丝瓜烧存性,研末。每服三钱,热酒调下。甚者不过二、三服即消。卵肿偏坠︰丝瓜架上初结者,留下,待瓜结尽叶落取下,烧存性为末,炼蜜调成膏,每晚好酒服一匙。如在左左睡,在右右睡。(刘松石《保寿堂方》)。

  腰痛不止︰天罗布瓜子仁炒焦,擂酒热服,以渣炒热敷之。(熊氏《补遗》)。

  喉闭肿痛︰天罗瓜研汁灌之。(《普济》)。

  卒然中风︰防风、荆芥一两,升麻半两,姜三片,水一盏,煎半盏,以丝瓜子研,取浆半盏,和匀灌之。如手足麻痒,以羌活煎汤洗之。(唐瑶《经验方》)。

  化痰止嗽︰天罗(即丝瓜),烧存性为末。

  枣肉和,丸弹子大。每服一丸,温酒化下。(《摄生众妙方》)。

  风虫牙痛︰经霜干丝瓜烧存性为末,擦之。(《直指方》)。

  风气牙痛,百药不效者用此,大能去风,惟蛀牙不效。天罗(即生丝瓜)一个,擦盐火烧存性,研末频擦,涎尽即愈。腮肿,以水调贴之。

  马敏叔云︰此乃严月轩家传屡效之方,一试即便可睡也。

  食积黄胆︰丝瓜连子烧存性,为末。每服二钱,因面得病面汤下,因酒得病温酒下,连进数服愈。(《卫生易简方》)。

  小儿浮肿︰天罗、灯草、葱白等分,煎浓汁服,并洗之。(《普济方》)。

  水蛊腹胀︰老丝瓜去皮一枚(剪碎),巴豆十四粒,同炒,豆黄去豆,以瓜同陈仓米再炒熟,去瓜,研米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白汤下。盖米收胃气,巴豆逐水,丝瓜象人脉络,借其气以引之也。此乃元时杭州名医宋会之之方。(鲜于枢《钩玄》)。

  叶

  【主治】癣疮,频掺之。疗痈疽疔肿卵(时珍)。

  【附方】新六。

  虫癣︰清晨采露水丝瓜叶七片,逐片擦七下,如神。忌鸡、鱼、发物。(《摄生众妙方》)。

  阴子偏坠︰丝瓜叶(烧存性)三钱,鸡子壳(烧灰)二钱,温酒调服。(余居士《选奇方》)

  头疮生蛆,头皮内时有蛆出︰以刀切破,挤丝瓜叶汁搽之。蛆出尽,绝根。(小山《怪证方》)。

  汤火伤灼︰丝瓜叶焙研,入辰粉一钱,蜜调搽之。生者捣敷。一日即好也。(《海上名方》)。

  鱼脐疔疮︰丝瓜叶(即虞刺叶也)、连须葱白、韭菜等分,同入石钵内,研烂取汁,以热酒和服。以渣贴腋下,病在左手贴左腋,右手贴右腋;病在左脚贴左胯,右脚,贴右胯;在中贴心、脐。用帛缚住,候肉下红线处皆白则散矣。如有潮热,亦用此法。却令人抱住,恐其颤倒则难救矣。(危氏《得效方》)。

  刀疮神药︰古锻石、新锻石、丝瓜根叶(初种放两叶者)、韭菜根各等分,捣一千下作饼,阴干为末,擦之。止血定痛生肌,如神效。侍御苏海峰所传。(董炳《集验方》)

  藤根

  【气味】同叶。

  【主治】齿脑漏,杀虫解毒(时珍)。

  【附方】新八。

  预解痘毒︰五六月取丝瓜蔓上卷须阴干,至正月初一日子时,用二两半煎汤(父母只令一人知),温浴小儿身面上下,以去胎毒,永不出痘,纵出亦少也。(《体仁汇编》)。

  诸疮久溃︰丝瓜老根熬水扫之,大凉即愈。(《应验方》)。

  喉风肿痛︰丝瓜根,以瓦瓶盛水浸,饮之。(《海上名方》)。

  脑崩流汁,鼻中时时流臭黄水,脑痛,名控脑砂,有虫食脑中也︰用丝瓜藤近根三、五尺,烧存性。每服一钱,温酒下,以愈为度。(《医学正传》)。

  牙宣露痛《海上妙方》︰用丝瓜藤阴干,临时火存性,研搽即止,最妙。《惠生堂方》︰用丝瓜藤一握,川椒一撮,灯心一把,水煎浓汁,漱吐,其痛立住如神。咽喉骨鲠︰七月七日,取丝瓜根阴干,烧存性。每服二钱,以原鲠物煮汤服之。(笔峰《杂兴》)。

  腰痛不止︰丝瓜根烧存性,为末。每温酒服二钱,神效甚捷。(邓笔峰《杂兴》)。

  【附录】天罗勒(《拾遗》)。藏器曰︰生江南平地。主溪毒,碎敷之。

  时珍曰︰陈氏注此不详。又江南呼丝瓜为天罗,疑即此物,然无的据,姑附之。

  菜部相关苦瓜 胡瓜 越瓜 南瓜 冬瓜 败瓢 苦瓠 壶瓠 壶卢 苦茄 茄子  竹笋 草石蚕 山丹 百合

《菜部·本草纲目》菜部  韭子 山韭  葱茎白 葱茎白叶 葱茎白汁 葱茎白须 葱茎白花 葱茎白实 薤白 胡葱  蒜叶 山蒜  五辛菜 芸苔   白芥 芜菁 莱菔 生姜 干姜 茼蒿 邪蒿 胡荽 胡萝卜 水英(芹菜)  紫堇 马蕲 茴香,八角珠 莳萝 罗勒 白花菜 辣米菜 草豉  蕹菜 甜菜 东风菜 护生草  繁缕 鸡肠草 苜蓿  马齿苋 苦菜 白苣 莴苣 水苦(谢婆菜) 翻白草 仙人杖草 蒲公英 黄瓜菜 生瓜菜 落葵   水蕨  翘摇 鹿藿 灰涤菜(金锁夭)  秦荻藜 醍醐菜 芋(蹲鸱,土芝) 土芋 薯蓣 零余子 甘薯 百合 山丹 草石蚕 竹笋  茄子 苦茄 壶卢 壶瓠 苦瓠 败瓢 冬瓜 南瓜 越瓜 胡瓜 丝瓜 苦瓜 紫菜 似紫菜 石花菜 鹿角菜 龙须菜 睡菜  青芝(龙芝) 赤芝(丹芝) 黄芝(金芝) 白芝(玉芝,素芝) 黑芝(玄芝) 紫芝(木芝) 木耳 桑耳 槐耳 榆耳 柳耳 柘耳 杨栌耳 杉菌 皂荚蕈 香蕈 葛花菜 天花蕈 蘑菰蕈 鸡菌 舵菜 土菌 地芩 竹蓐 芦菌 地耳 石耳 互考诸菜

相关文章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1La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