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全诗赏析

翻译
译文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才发现到了渝州。 注释选自《李太白全集》卷八⑴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县级市)西南。⑵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⑶ 影:月光和人的影子。⑷ 平羌(qi...查看全文...

赏析
这首诗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725年(开元十三年的时候)以前。这首诗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写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诗人是乘船从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间吐出的半轮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江水之中,月影总是随江流。夜里船从清溪驿出发,要向三...查看全文...
此诗是作者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出蜀途中所作。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全诗意境清朗优美,风致自然天成,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查看全文...
峨眉山,在今四川成都西南峨眉县。山中多寺观。李白涉及峨眉山的诗。人们比较熟悉的有三首,一首是《登峨眉山》,这是作者早期居蜀时所作,另一首是写于晚年的《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这一首则是写于作者二十六岁(726)离开蜀地时。如果说李白早期是为了访道求仙而登峨眉山,那么在他即将离...查看全文...

作者介绍
相关名句
- 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全诗赏析
- 多事年年二月风,翦出鹅黄缕。全诗赏析
- 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全诗赏析
- 多谢梅花,伴我微吟。全诗赏析
- 俄而未霰零,密雪下。全诗赏析
-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全诗赏析
-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全诗赏析
-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全诗赏析
-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全诗赏析
- 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戴石榴花。全诗赏析
-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全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