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仙台的学习生活和老师藤野先生
在仙台给鲁迅影响最大的是解剖学老师藤野严九郎。在周作人所著的《鲁迅的青年时代》和许寿裳所著的《亡友鲁迅印象记》两部书中,两人都曾引用过鲁迅的医专同班同学医学博士小林茂雄公布的鲁迅学年成绩:
解剖学59.3分
组织学73.7分
生理学63.3分
伦理学83分
德语60分
物理60分
化学60分
平均65.5分,全班第68名(班上同学142人)
可见鲁迅考得最好的是属于社会科学的伦理学。自然科学和医学专业科目成绩较普通,然而几乎都通过的,只有藤野担任的解剖学一科没有考及格。总成绩正如鲁迅在〈藤野先生〉文中的自述:“同学100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对此班上部份同学认为是“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
鲁迅同一篇文章说:“我总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藤野所赠的后面写着“惜别”两个字的藤野的相片至今还挂在鲁迅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鲁迅自述“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藤野)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
鲁迅对〈藤野先生〉这篇作品非常重视,1935年日本岩波书店要出《鲁迅选集》日本语译,他要求执行选集编译工作的自己的学生增田涉:“我看要放进去的,一篇也没有了。只有《藤野先生》一文,请译出补进去。”
鲁迅身后,藤野写的〈谨忆周树人君〉一文说:“周君上课时虽然非常认真地记笔记,可是从他入学时还不能充分地听、说日语的情况来看,学习上大概很吃力。”“我讲完课后就留下来,看看周君的笔记,把周君漏记、记错的地方添改过来。”“想必他一定很寂寞。可是周君并没有让人感到他寂寞,只记得他上课时非常努力。”“在我的记忆中周君不是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周君虽然也到我家里来玩过,但已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了。”“我的长子藤野达也在福井中学时,主讲汉文的菅先生对他说‘这本书上写了你父亲的事,你拿去看看。如果真是那么回事,给我们也讲一讲那些事情。’于是长子达也借回了周君写的书让我看,这些作品似乎都是佐藤翻译的。”“我虽然被周君尊为唯一的恩师,但我所作的只不过是给他添改了一些笔记。因此被周君尊为唯一的恩师,我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深切吊唁把我这些微不足道的亲切当作莫大恩情加以感激的周君之灵,同时祈祷周君家人健康安泰。”
太宰治生前接受委约,创作了一部描写鲁迅留学生活的小说《惜别》,1945年出版。
1994年,渡边襄发现成绩算错:生理学上学期60分,下学期75分,单科学年平均65分,不是63.3分,学年总平均65.8分,学年平均83分的伦理学等第登录成丙等。(王润华〈鲁迅的越界跨国新解读〉引《鲁迅在仙台纪录》、《鲁迅仙台留学90周年纪念国际学术文化研讨会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