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简介

  孙武是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曾率领吴国军队大破楚国军队,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灭亡楚国。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出生于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大约与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同时或略晚。

  孙武的祖先名为妫满,被周天子册封为陈国国君(陈国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一部分,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故以陈为氏。后来由于陈国内部发生政变,孙武的直系远祖陈完便携家带口,逃到齐国,投奔齐桓公。陈完在齐国定居以后,由改陈氏为田氏,故他又被称为田完。

  田完的五世孙田书(即孙武的祖父),为了齐国大夫,因为在伐莒(今山东莒县)的战斗中有功,齐景公便把乐安封给他作为采邑,并赐姓孙氏。困此,田书又被称为孙书。齐国“四姓之乱”后,孙武离开齐国,到南方的吴国居住,后来辅佐吴王阖闾成就霸业。孙武著作《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所著《孙子兵法十三篇》是我国最早的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的记载记载孙武的史料即《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武与孙武孙孙膑、吴起合列一传,记载如下。孙子故里——山东广饶

  齐国新旧势力的斗争和孙书的军功贵族出身,使孙武有机会接受到军事素养方面的教育,学习、积累了比较广泛的军事理论知识,为他后来的兵法研究、著述兵书,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奠定了了良好的基础。

  孙武少年时生活的齐国,内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周景王十三年(前532年)夏,齐国新旧势力之间发生了一次激烈的武装斗争。斗争中,田氏联合鲍氏,打败了栾氏、高氏为代表的旧贵族势力。此事史称齐国“四姓之乱”。在此之后,孙武为了避开复杂

  伍子胥险恶的环境,离开了齐国,到南方新兴的吴国居住(沈宝顺先生据《史记·伍子胥列传》和《左传·昭公十九年》的纪事推测,孙武入吴年代约在齐景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7年)左右,即在孙武18岁左右)。从此孙武一生事业就在吴国展开了。孙武死后亦葬在吴国,因此《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就把孙武称为“吴人”。

  孙武来到吴国后,便在吴都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附近住下。一方面潜心研究兵法,著成兵书十三篇;一方面结交从楚国而来的伍子胥。伍子胥原是楚国的名臣,公元前522年因父亲伍奢和兄长伍尚被楚平王杀害而潜逃到吴国。他立志兴兵伐楚,为父兄报仇。孙武结识伍子胥后,十分投机,结为密友。不久伍子胥与吴公子光结为好友。这时吴国的局势也在动荡不安之中。

  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於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闾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於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妇人曰:「诺。」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於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斩左古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於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於是孙子使使报王曰:「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吴王曰:「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愿下观。」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於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彊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太史公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孙子筹策庞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於被刑。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於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