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效应的启示

  拿破仑正确得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个体还需要悦纳自我,即包括喜欢和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改正和接受自己的缺点和短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足的一面,十全十美的人是不存在的。因此,诚实地检讨自己的得与失,尤其是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可以改的一定要改正,某些客观存在不能改正的心平气和的给予接纳,不要总是去排拆它。一个人老是不接受自己的不足与短处,就会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个体的成长。在人的一生中,用不着羡慕别人的容貌和姿态,用不着为别人的大肆宣传所蛊惑,也不用慑于别人的威名,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而应做的是接受自己,保持本性,不要自我欺骗,不要自我夸大,不要自我贬低,更不要为自己感到耻辱难堪。自我接受也意味着接受那些改变自己,使自己更接近自己理想的所有优点和潜力,从而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标准和令自己创造成功的方法。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明明就站在这个山中,却偏偏不识其真面目。明明自己就拥有“自我”,却偏偏不自悟,或者仅是个模模糊糊的认识。这就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苏东坡效应”。

  对自我的认识,如同观察所有事物的方法一样,自然不妨近些,再近些。潜入海底,可证龙宫之虚;登上月球,更信玉兔之无。倘远远一瞟,雾里观花,隔岸看戏,就很难认清真面目。然而近观,也并非一味地越近越好。对此,有人比喻道,犹如看画,从一定的距离与角度看去,齐白石的虾趣图真是形似而神似,栩栩如生。

  鲁迅但是,倘过于贴近去看,又只盯住一处,满眼不过几个墨团,便无甚意趣了。看画如此,看人亦然。鲁迅先生说人是怎样的美人,倘用放大镜照她搽粉的臂膊,也会只看见皮肤的褶皱及褶皱中的粉和泥的黑白画。名作与美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平常的作品与普通的人们了。对自我的认识,也很有这种太远了不行,太近了又不行的境况。

  一方面,角色扮演者对“自我”的认识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客观事物的模糊性又使得人们对“自我”的认识增添了难度。

  鉴此,“苏东坡效应”无疑敲起了警钟。

  这当然不是被“苏东坡效应”牵着鼻子走,向“自我”甘拜下风,只好让对“自我”的认识模糊下去。不,当然不能这样。在“苏东坡效应”敲响的警钟声中,应该听到的是这样一种召唤:保持警觉,切勿盲目,力求对“自我”认识得全面些,清晰些……

  办法总是有的。克服“苏东坡效应”的办法,是深入“此山中”探幽微,跳出“此山外”览全景。概而言之,就是要从微观和宏观这两个“视角”的“结合点”上对准“焦距”。

  苏东坡而这“主我”与“宾我”在开展“自我内向交流”的过程中,又会出现三种自我状态,即“长者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太”、“幼者自我状态”。这种种自我状态,是指在相互关系中占优势的某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与某个人的实际年龄并无联系。“长者”代表着社会的继承性,这一自我状态是指以父母的地位对待子女的状态,其姿态特征,表现于对人采取批评教育等行为,表现为“长辈”的训诫,还表现为向他人提供庇护,保卫和保护。“应该帮助别人”、“任何人都不可轻信”。“成人”代表了现实的行为,这一自我状态的目标在于客观地收集来自外界的信息,支配着人有秩序地、理智地,与外界要求相适应地行动,并作出冷静的估计,对一切事物作出公允的评判。那什么叫“幼者自我状态”呢?“幼者”表示人的直率情感,是指以小孩子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表述自己的见解,表现为儿童特有的一切冲动性(轻信、娇气、异想天开以及任性调皮,气量狭小等等),表现为对周围世界的直率态度(相当天真),表现为幼稚行为(顽皮,浮躁等等)。“我是一个可爱的人,所以人人都该夸奖我”;“我是一个弱小的人,所以人家才欺负我”。

  这三种自我状态中的任何一种,都可能对具有暂时的或长期的优势,并使产生与之相应的感觉、思考与行动方式。每一个人的“自我”都是这个“长,成、幼”的三位一体。就个人而言,最为理想的应该是让这三种状态处于正常化之中,就是说,要根据特定的情境、特定的要求,表现出哪一种自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