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鸿》原文-出自《东观汉记》

  《丁鸿》
  1、丁鸿:丁鸿年十三,从桓荣受欧阳尚书,三年而明章句,善论难,为都讲,遂笃志精锐,布衣荷担,不远千里。

  2、丁鸿:丁鸿父綝,从征伐,鸿独与弟盛居,怜盛幼少而共寒苦。及綝卒,鸿当袭封,上书让国于盛,书不报。既葬,乃挂衰绖于冢庐而去,留书与盛曰:“鸿贪经书,不顾恩义,弱而随师,生不供养,死不饭含,皇天祖祢,并不佑助,身被大病,不任茅土。前上疾状,愿辞爵,章不报。迫于当封,谨自放弃。”

  3、丁鸿:丁鸿让国于弟盛,逃去。鸿初与九江人鲍骏同事桓荣,甚相友善。及鸿亡,骏遇于东海,阳狂不识骏。骏乃止而让之曰:“今子以兄弟私恩而绝父不灭之基,可谓智乎?”鸿感怆,垂涕叹息,乃还就国。

  4、丁鸿:丁鸿,字孝公,兼射声校尉。肃宗召鸿与太常楼望、少府成封、屯骑校尉桓郁、卫士令贾逵等论定五经同异于白虎观,鸿最明,诸人称之。上叹嗟其才,号之曰“殿中无双丁孝公”,赐钱二十万。

  5、丁鸿:元和二年,车驾东?狩,鸿以少府从。上奏曰:“臣闻古之帝王,统治天下,五载巡狩,至于岱宗,柴祭于天,望秩山川,协时月正日,同斗斛权衡,使人不争。陛下尊履蒸蒸,奉承弘业,祀五帝于明堂,配以光武,二祖四宗,咸有告祀。瞻望太山,嘉泽降澍,柴祭之日,白气上升,与燎烟合,黄鹄群翔,所谓神人以和,答响之休符也。”上善焉。

  6、丁鸿:以庐江郡为六安国,徙封为马亭侯。

  7、丁鸿:永元四年,司徒丁鸿兼卫尉。

  8、丁鸿:日蚀,司徒丁鸿上疏曰:“臣闻春秋日蚀三十六,而弑君三十六,变不空生。夫帝王不宜以重器假人,观古及汉倾危之祸,靡不由世位擅宠之家。伏见大将军,刺史二千石初除谒辞,求通待报,虽奉玺书,受台敕,不敢去,至数十日。背公室,向私门,此乃上威损,下权盛。外附之臣,依托权门,谄谀以求容媚,宜诛之。”

  9、丁鸿:鸿薨,子湛嗣。湛卒,子浮嗣。浮卒,子夔嗣。